行走的地质课!天津学生走进大同土林
活动现场,苏教授结合现场独特的地质景观,深入浅出地讲解土林的形成过程、地质构造等专业知识。让同学们近距离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地质科学的浓厚兴趣。
活动现场,苏教授结合现场独特的地质景观,深入浅出地讲解土林的形成过程、地质构造等专业知识。让同学们近距离领略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极大地激发了他们对地质科学的浓厚兴趣。
5月12日,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前夕,天津英华实验学校 500 余名学生走进大同土林,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之旅。
活动邀请省地质局系统6位劳模及先进职工代表,通过宣讲、视频展播等形式分享奋斗故事。其中,全国劳动模范、物勘院高级工程师卢进延将人生坐标锚定在祖国山河之间,每年以200余天的野外作业时长丈量南粤大地,多年累计完成基础地质调查、地热资源勘探、科学研究项目50余项。
近日,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公布2024年度全国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按照省级行政区划排序),旨在推广一批可复制可借鉴的基层防灾减灾经验,营造全社会参与防灾减灾的良好氛围,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
在华夏大地这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上,地质演化的笔触与文明发展的轨迹纵横交织,勾勒出无数动人心弦的故事。从板块碰撞、山脉隆起、地震带分布的 “地球密码”,到古老陆块承载岁月变迁,大地以无声却磅礴的力量塑造着南北迥异的地貌根基。
在世界领先的地质实验室之一进行的将创新分析技术与传统野外地质学相结合的合作研究为寒武纪生命大爆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在地球 46 亿年的历史中,自地球形成后不久,单细胞生命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 然而,在大约 5 亿年前,发生了一个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的戏剧性事件
在那华北平原的腹地,有一座古城,名曰石家庄,这里不仅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还孕育着一所闻名遐迩的高等学府——河北地质大学,简称“河北地大”,其英文名为Hebei GEO University,外文名缩写HGU,听起来便觉一股学术气息扑面而来。